高中部
選課走班教學管理辦法
一、怎樣開展選課走班教學
結合我校校情和生情特點,依據高一學年學生6選3選課結果和學生入學基礎確定是否需要分層,確定需要走班的學科。走班采用行政班和教學班相結合的方式。當學生學業水平差異小時,可根據學生6選3選課結果,按水平平行分班,只劃定走班學科即可。
選課走班以學生6選3為依據,學科分層以多次考試的單科成績之和作為參考依據,再根據學生的意愿,學科教師、班主任的意見和我校教學資源實際,把參與選課分層走班上課的學生按語數英組合,分出A層班,A層為學業中等偏上的學生,剩余學生為B層即基礎生。按小班化教學(不多于36人)的設置,B層將根據學科學生人數開設1-2個平行教學班。A、B層學生由教學部結合學生學業基礎、任課教師和班主任意見進行分班。A層學生可以根據學生、家長意愿調整到B班,A、B 層學生的層級流動以學期為單位進行微調,其調整要素為學生學習態度、學業基礎、任課教師和班主任意見、家長意見等。
走班上課,就是教室和教師相對固定,學生按不同層次、分學科到指定教室上課。走班后,公共的自習課學生仍回原行政班上課,學生編制仍屬原行政班級。
學生分層隨著學生情況的改變而改變,采用流動機制,每學期調整一至兩次,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。走班上課時,教師根據學生層次和教學內容、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、教學方法、檢測方式,以符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,學生以完成學習目標任務為中心,從而確保教學活動與各層次學生相適應,切實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,使全體學生的知識水平,學習能力不斷向前快速推進。
二、學科分層教學的目標
學生分層后,老師能否準確給學生定位并按學生層次制訂教學目標、進行備課是教學的關鍵。
(一) A層次
強化學習習慣的養成,磨煉堅強意志,注重方法指導,按時完成學習目標任務。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,通過全程質疑解疑,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,提升理解、探究和自主學習能力,提高學生成績。發展學科特長,突出學科優勢。
課堂教學原則:高目標、高標準、強基礎、重提高。
(二) B層次
加強思想、紀律教育,轉變學習態度,培養良好學習習慣,注重教材基礎內容,反復訓練,以完成學習目標任務為核心,撬動學生思維,主動質疑解疑,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。
課堂教學原則:低目標、高標準、重基礎、反復練。
三、教學評價
采用整體評價與發展性增量評價相結合,從入口看出口,從起點看變化。對學生的評價重點看學生進步幅度,對教師的評價既看學生的整體水平又看各層次學生的變化。
四、學科分層走班的管理
學科分層走班上課能否成功關鍵是班級管理,包括原行政班級和走班上課的班級管理。原行政班班主任在走班上課時抓不住自己的學生,參與走班上課的班級學生流動性較大,每節課學生都不相同,這些情況客觀上加大了日常管理的難度。因此,這就需要一個嚴格嚴密的管理體系來保證學科分層走班上課的效果。
學校負責學科分層走班教學的決策,政策支持、指導與督查、考評。
行政班的班主任,除負責自己行政班的日常管理外,也負責走班上課的學生管理。凡是參與分層走班上課的學生都是班主任的學生,要求班主任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和團隊意識,打團隊戰。
學校配備成長導師負責走班上課的課堂監測,師生溝通,解決隨時出現的問題,及時與行政班班主任溝通交流學生情況,實現班級的無縫管理。
任課教師是課堂教學與管理的第一責任人,負責本節課的教學和組織管理、目標檢測,是本學科學習目標任務達標過關的責任人,要及時與班主任溝通交流學生的學習、生活、心理情況,保障分層走班教學的順利實施和效果。
學生實行學生自治,小組捆綁管理,設立教學班班長、科代表、學習小組長。班長負責整個班級的管理,科代表負責本學科學情收集,并與科任教師溝通。小組長既要抓本小組的學習,也要抓本小組的管理,以抓本小組的學習目標任務為中心,協助教師督促、檢查本小組成員按時完成學習目標任務情況,引領帶動本小組遵守學校紀律,并與其他小組參與競爭,每個組員都要有目標,有夢想,敢于挑戰自我,挑戰競爭對手。
通過教師團隊管理和學生自治,實現管理全覆蓋、無縫隙,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斗志,實現全體學生的學業成長與進步。